为全面落实校园大宗食材电子化溯源管理要求,规范“食安辽宁码”应用,推动校园食材实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控”,10月30日,市食安办组织召开全市校园大宗食材电子化溯源管理工作视频培训会议。

此次培训特邀通正集团智联安鲜数据科技(辽宁)有限公司专家授课,重点围绕“食安辽宁码”全环节使用开展讲解,从食材源头录入、流通跟踪到终端核销,通过现场演示、案例拆解等方式,直观呈现操作流程;同时针对学校与承包经营企业、校外供餐单位在“食安辽宁-手机端小程序”的签约确认步骤进行实操指导,确保参会人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为精准解决实际应用难题,培训专门设置现场答疑环节。会前,北票市、凌源市等5个县(市)市场监管局已提前征集汇总“食安辽宁码”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会上专家结合问题清单逐一解答,同时回应现场提出的新疑问,切实扫清操作障碍。

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与社会和谐稳定,推行电子化溯源管理是提升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效能的重要举措。此次培训通过“理论+实操”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职责,规范了工作流程,为全市校园大宗食材电子化溯源管理工作落地见效提供有力支撑。下一步,各有关部门将持续跟踪“食安辽宁码”应用情况,强化督导检查,推动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再上新台阶,切实守护广大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本次培训采用“主会场+分会场”视频会议形式,主会场设在市市场监管局,市区两级市场监管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朝阳师范学院及市直各学校、校外供餐单位、食材供应商代表参会。北票市、凌源市、朝阳县、建平县、喀左县等县(市)设分会场同步参会,确保培训覆盖全市校园食材管理关键环节相关单位。